

2016年6月6日,看到柯尔契诺依去世这则报道,没有震惊,只是感慨他走下神坛的方式,或许只剩下离世了,缓过神来才意识到原来他也是个凡人,逃不过生老病死。
最近漫天都是悼念柯尔契诺依的图文,看到大家都把科老生平,最精彩的对局和满满的荣誉库全盘托出,我写这篇文章感觉十分无力,因为不知道自己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这位巨匠的哀思。。。。。。
可能是受柯老去世的影响,我翻出了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危险行动》(Dangerous Moves),

当时看这部1984年瑞士出品的老片让我对柯尔契诺依这个人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拍这部片的时候正是柯尔契诺依“叛逃”到瑞士不久后,记得当时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因为据说剧中有影射柯尔契诺依和卡尔波夫那场以场外因素多而闻名的世界冠军对抗赛,纯粹是出于对棋史的热爱,导演Richard Dembo在影片中刻意把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和现实中换了个个,年轻棋手弗洛姆是个被苏联政府驱逐的国际象棋高手(像是影射柯尔契诺依),要与年迈体弱的苏联著名棋手阿吉瓦进行世界冠军对抗赛,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场外肮脏的政治恶斗:收买对方助手,赛场中用催眠师,扣押棋手家人做人质,偷藏对手的私人物品等等,太多神似的细节,当初看本片的时候只是有感于剧中“叛逃”苏维埃的所谓“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年轻棋手弗洛姆和当时“扭曲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以及两位纯粹的棋手在无奈的政治压力下仍然保持对纯粹棋艺上对抗的那份渴望。

但如今再看此片,不知道是不是太投入的关系,我感觉整部电影都在讲柯尔契诺依似的。。。
Michel Piccoli饰演的阿吉瓦这个原本在剧中影射的柯尔契诺依对手的角色,言行举止却似乎像极了现实当中暮年的柯尔契诺依,感觉一切都穿越了一样(当时柯尔契诺依才五十岁上下),包括他的外形,拨开糖纸的优雅,上台时的步履蹒跚,更重要的是对下棋那份纯粹的热爱和追求,记得在片中阿吉瓦心脏衰竭之际,医生和助手都劝他延迟甚至放弃比赛,可他却任性地说了句:“我不在乎生死,我只想打败那个小混账。”我瞬间觉得这句话就如同从科老本人口中说出来似的,此情此景让人分不出谁是谁了。终于他无力支撑虚弱的身体,退出了比赛,在医院病危的那一刻,对手弗洛姆不甘心以此方式拿到世界冠军,亲自来到奄奄一息,快无力睁开眼睛阿吉瓦的病床前走了一盘盲棋作为本片结尾,即使此刻,两人的较量仍然在继续。。。。
看完本片,再回到现实,我忽然明白自己为什么有那种错觉了,那么多人偏爱柯尔契诺依并不仅是因为他的丰功伟业和他无冕之王的头衔,更是因为他的那份斗性和对纯粹下棋的追求。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政治环境中可能体现得更加纯粹,那个时代有太多想要纯粹下棋的人被“扭曲的意识形态“压垮了,也许比起泰曼诺夫和凯列斯,柯尔契诺依的遭遇显得不那么糟,他也无需眼红菲舍尔,反而该庆幸自身没有那份与世绝缘的极端偏执和“无赖”,甚至在小辈两卡都退役了以后,柯老依然可以一直奋斗在前线,他不需要什么人生规划,因为他的一生只有下棋,他纯粹是用精湛的棋艺和顽强的意志力延续着他的“任性”和执着。
不知用什么方式来纪念柯尔契诺依,赋一盘自己喜爱的科老的对局,不敢做任何评论,只是留个念想,愿君安息。

Korchnoi vs. Karpov
Candidates' Final | Moscow URS | Round 21 | 11 Nov 1974 | ECO: E17 | 1-0
1.d4 Nf6 2. Nf3 e6 3. g3 b6 4. Bg2 Bb7 5. c4 Be7 6. Nc3 O-O 7. Qc2 c5 8. d5 exd5 9. Ng5 Nc6 10. Nxd5 g6 11. Qd2 Nxd5 12. Bxd5 Rb8 13. Nxh7 Re8 14. Qh6 Ne5 15. Ng5 Bxg5 16. Bxg5 Qxg5 17. Qxg5 Bxd5 18. O-O Bxc4 19. f4

